您现在的位置: 商学院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正文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我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开设的5个重点新型扶持专业之一,是教育部设置一级学科“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下设专业,是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而新增设立的新文科管理类专业。

本专业对标新时期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秉承我校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理念及专业发展规划,强调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并重,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特色学科方向,坚持“厚基础、宽知识、论思想、讲创新、重实战”的培养方针,采用全新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旨在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大数据”战略需求,并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以及领导潜质的复合型+应用实战型高素质管理人才,努力将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同类院校有特色优势的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商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商务、物流、金融理论、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具备数据采集及其分析和管理、数据挖掘以及大数据分析架构设计等专业技能,具备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能化决策能力;同时,依托学校“中国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特色学科发展,引导学生在经济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框架内开展特色化实践,对复杂管理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及辅助决策,逐步形成服务于大数据行业发展的业务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培养规格

(1)学制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我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修读年限3-7年);

专业总学分:150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2)知识要求

以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数据科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依托,熟悉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系统学习社会人文等通识性知识,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


(3)能力要

1)知识获取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学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应用能力:具备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掌握数据分析与管理导向的科学原理,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管理学的结合,掌握数据分析的工具与方法,可以对大数据环境下企业数据进行相关应用处理,能够对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探索。

3)创新创业能力在大数据分析方面初步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探索性、批判性思维,不断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学习到综合实践训练,可以完成利用大数据技术或工具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侧重面向企业经营领域和大数据安全管理与治理相关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


4)素质要求

做到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化法律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英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4.课程体系

在学校建设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背景下,依据学校“书院制”学生培养模式,本专业设置了先进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环节三个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据安全基础、运筹学、统计学;专业核心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仓库理论与实践、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导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专业方向课程:信息安全管理、大数据安全与治理综合实践、物流大数据分析、金融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社交网络与文本挖掘等;专业选修课程:初级计量经济学、大数据营销、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学、运营管理等专业任选课程。同时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训练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5.师资队伍

本专业设置学科带头人,并完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多元化教师梯队建设,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师德师风优良、业务精湛。现有专业教师16人(教师分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法国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中专职教师12名,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助教2名,本专业聘讲座教授2名,聘京东集团、招商银行著名高管担任兼职教授2名。全部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6名。


6.教学条件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配置完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包括中外文印刷图书168.52万册、电子图书160万册、印刷文报期刊近1000种;同时实现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近3000个,检索与服务终端100多台;馆内设有学术报告厅、展示厅、特色馆、研讨室、咖啡厅等设施多方位满足师生需求。


图片2.png


本专业配备大数据应用技术工作室、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实验室、经管实验中心、商务大数据实验室、商务智能实验室、南方创新谷创业孵化基地等实验室,各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基本齐全,能满足本科实验大纲的要求。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目前情况

1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实验室

已经使用(8-406)

2

经管实验中心

已经使用(2-203、206)

3

商务大数据实验室

已经使用(2-212)

4

商务智能实验室

建设中,2022年投入使用

5

南方创新谷创业孵化基地

已经使用(综合楼)


图片3.png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1.教学特色

(1)导师全程化

本专业实施四年一贯的“本科生导师制”,突破传统阶段性、单一导师制,为各年级的每一名学生分别配备成长导师、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由学院骨干教师及业界专家担任,从学业规划、科研实践、职业选择等方面给予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开放式的培养模式

依托商学院的丰富商科资源和背景而构建的新型专业,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政府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协同完成培养任务、全程参与培养过程的开放式培养模式。遵照“夯实专业基础课、扩大选修课内容、突出实践课”的指导思想,保证基础,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通过课程体系设计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多元化培养目标。

(3)以应用为导向,高度契合社会需求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与大数据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以“倒推化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原则,根据行业产业技术要求与发展趋势,科学编制三层级职业能力矩阵:基础能力(基本听说读写能力、团队交流与合作能力、人文素养能力等);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促学,以学精产,互惠发展。

(4)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课程实验、综合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重构理论教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教学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理解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图片5.png

(5)国际化试点

本专业(试点)融入国际化课程内容及英文授课环节,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此外,本专业一直与国外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学生交往和合作关系,学生可参与“2+2”、“3+1”等国际交流项目促进学生短期或长期的学习交流。

(6)个性化培养

在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基础上,突破“专业”培养理念。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厚基础、宽口径、高起点、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每位学生提供灵活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2.就业前景

本专业符合我国“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战略需求,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读研、去国外深造或直接就业。根据以往相近专业就业情况,毕业生可在IT企业、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通信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商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管理、大数据产品管理、大数据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商务智能及相关管理工作。


3.教师教学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所获荣誉)

(1)2021年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2)广东省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一等奖;

(3)2021年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4)广东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二等奖;

(5)广东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6)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优胜奖(第11名);

(7)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经济学博弈实验大赛等比赛共获得6项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

(8)指导学生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篇。





    • 办公地址
      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
      广州南方学院8教106室

    • 联系电话
      020-61787329 教务办公室 简主任
      020-61787833 行政办公室 聂主任
      020-61787888 学生工作办公室 梁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