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故事|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楷模——革命时期的周恩来
梁启超曾在《李鸿章传》中写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在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崛起、繁荣而奋起拼搏。今日,就让我们走近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了解周恩来同志的革命经历。
故事主角
周恩来(1898.3.5-1976.1.8),字翔宇。
革命经历
1917年,从南开学校赴日求学,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发生转折的重要节点。
1919年归国,加入南开大学,为五四运动在天津学生届的领导人。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归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1927年3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时,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在上海驻守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国共合作破裂,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等人于江西南昌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8年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主席,在这一时期,周恩来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与朱德一同指挥,赢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4年,参加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中央最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为中共全权代表之一,前往西安与蒋介石谈判,促成团结抗日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区做展现的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的抗日救国的力量。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领代表团与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的工作。
1946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革命贡献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有着不朽之功。
2、 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为巩固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挽救在危难中的党和红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长期坚持与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之士,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经梳理)
学习感想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我们生活的年代之所以和平安逸,是我们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应加以珍惜。
其实,革命先辈与我们似远非远。周总理已逝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在激励着我们,他还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也时常听外公讲革命时期的故事,在外公的心中周总理是值得他拥护的。1958年,周总理来到了我的家乡江门视察,深入调查和研究并指导当地的工农业的工作发展。2001年,为纪念周总理,江门市新会区将原来周总理视察过的新会劳动大学改造为周恩来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当年周总理前来新会视察的情景。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纪念馆中感受到强烈的革命氛围,能在这个空间里与周总理的革命思想发生新的碰撞,产生新的革命思想。
▲新会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前的雕塑
▲原新会劳动大学,现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时代的接力棒终归会交到我们青年的手中。周总理有“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而新时代的我们应有的是为国家之复兴而拼搏的目标,在向党组织靠近的这条道路上,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为人民、为社会、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回望党成长的100年,那一叶红船已经成为了伟大的历史见证者。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红船精神已经被赋予新时代的意义,指引我们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