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总支动态

红色记忆薪火传丨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红色之声”第十九期《精准扶贫结硕果,逐梦苗寨焕新颜》.docx

发布日期:2020-07-22 作者: 阅读:

大家好,这里是特色品牌党建栏目“红色记忆薪火传”——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红色之声”系列,每周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声音,聆听不一样的故事,本期为您带来的文章是:《精准扶贫结硕果,逐梦苗寨焕新颜》。

“山青青,路宽敞,十八洞的今天变了样......”嘹亮山歌拨开薄雾,汇成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晨光曲。碧空如洗,梯田连绵层叠,满山空灵的鲜绿和氤氲薄雾缠绵交织,黄泥竹篾的苗族房屋,依山就势,立在半面坡上,袅袅炊烟在半山腰上若隐若现,像一幅令人沉醉的湘西山水画。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抖擞几下精致的羽毛,扯出几声高昂鸣叫。十八洞村的一天,就此奏响了黎明序章。

走进十八洞村,青石板、柏油路、游步道,寨寨相连;自来水、无线网,家家入户;村小学、卫生室、停车场,一应俱全。在十八洞村,看得见绿水青山,看得见苗寨人红红火火的日子。

曾经的十八洞村,闭塞落后,穷困潦倒。通往村子的路是一条羊肠小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如老黄牛,贫穷却如同一顶摘不掉的帽子,紧紧扣在村民的头上。十八洞村没有十八洞,十八洞村只有一群种庄稼的农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闭塞的环境,落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经济模式让曾经意气风发的他们无可奈何。“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苗歌便是曾经村里生活的真实写照。

直到有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踏上了这块鲜为人知的贫瘠土地,总书记走进苗寨,与苗族同胞促膝长谈,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十六字方针,忽如一夜春风来,唤醒了这片沉睡太久的土地,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我国脱贫攻坚进入了以精准为特征的新阶段。

于是,十八洞村吹响了精准扶贫的集结号,打起了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花垣县对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紧扣“精准”二字,他们发动群众组建义务施工队,精准改善基础措施,并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条件变好了,脱贫的产业就提上了日程。他们瞅准了当地盛产猕猴桃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于是将种植猕猴桃和乡村旅游作为重点扶贫产业。同时,苗绣、黄桃、油茶、蜂蜜等产业发展起来,民宿、农家乐都办了起来。

今日的十八洞村群山怀抱,山霭缭绕,游客络绎不绝。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捂热了全村人的心。村民收入翻了又翻,村里有了邮局、银行、农家书屋以及篮球赛、文艺晚会、苗歌会等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乡村美景如花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村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且“造血”功能日益强劲。

山村小故事折射时代大进程,到了今天,十八洞村不仅实现了自身脱贫摘帽,其脱贫经验更是复制、推广到了全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工作一年一个台阶,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仍然振奋人心。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责重山岳,时不我待,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步伐中,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必将续写新篇章,更多的十八洞村将与全国城乡一道,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

新闻来源:商学院 撰稿:杜明燕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8教

联系电话:

学院办公室 聂主任 020-61787833 

学生工作办公室 韩主任 020-61784793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广州南方学院·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