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要求,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争当“百千万工程”建设生力军,校团委决定开展2025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以下简称“突击队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推动青年大学生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县镇出题、学校揭榜、滚动推进、长期结对”的组织动员模式,优化提升“百千万校地通”平台,推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广东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二、主要服务领域
聚焦十大服务领域,发挥专业特长、聚焦主攻方向、达成创新创效。每个上传平台的需求应确定一个主要领域方向。
(一) 岭南特色产业。依托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创意转化、农村电商、市场运营等方式,助力地方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二) 海洋产业。深入调研海洋产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通过改良养殖、保鲜、加工等技术,提升海产品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智慧渔业。
(三)乡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深挖乡村特色农业、文化、旅游资源,促进镇村集体经济增收,助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四)绿美广东。大力开展植绿护绿、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为当地缓解空气、水体、土壤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运用专业知识守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
(五)县域科技服务。聚焦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科技攻关等,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资源,在县域“产业链”“人才链”“创造链”发展上提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孵化。培育和壮大县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六)乡村规划建设。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绘制乡村或城乡社区规划蓝图,以人居环境改善、闲置设施改造、特色民宿设计等方式开展乡村整体建设改造,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七)文化创意和保育。围绕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或特色产业,通过拍摄推广短视频、定制个性化IP、开发文创产品和绘制乡村墙画等方式,传承弘扬乡村或社区历史文化,支持传统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等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艺术创作“年轻化”表达及新媒体代运营等服务。
(八)古建筑活化。利用先进技术科学修缮、维护或改造乡村古建筑,围绕古建筑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在保留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推动古建筑重获生命力。
(九)乡村公共服务。围绕乡村教育、乡村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深入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等“三所学校”和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站点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支持、模式创新等服务,探索支教、支医新模式,协助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立足12355线下服务阵地,为重点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十)决策咨询。聚焦县镇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难题,科学提炼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资政报告、调研报告等方式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三、重点举措
(一)推动突击队行动体制机制化建设。优化“百千万校地通”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制定突击队行动工作指引,在团队组建、需求发布、实践管理和成果应用等关键环节做好工作指引,给予技术指导。强化地市和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结合兴乡青年产业特点,加大企业端需求供给,探索产学研融合的组织模式。整合资金、技术、场地等资源,为突击队行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条件。
(二)打造品牌特色鲜明的重点队伍。以“创新、创意、创造”为主题,打造一批重点突击队,紧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重点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突击队,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和地方特色文化IP重点打造一批“文创+”突击队,聚焦高校“攀登计划”“挑战杯”科技创新实践成果转化重点打造一批“科创+”突击队。深化校级重点队伍建设,加强资源配给和工作指导,推动重点队伍服务“双百行动”校地合作项目。
(三)提升突击队行动整体效能。抓实地方和学校双重指导、双向评价的工作机制,推动队伍长期结对开展服务。组织各二级团委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发需求、组建队伍,实现精准匹配。加强跟踪联系,对动作迟缓、成效欠佳的服务项目,及时调整优化、提供帮助,确保对接服务效率;对模式成熟、成效显著的服务项目,及时总结经验、推广转化,实现“1到N”的场域拓展。充分激发在校港澳台侨大学生、留学生积极性,积极参与突击队行动。
(四)扩大省外高校来粤服务队伍规模。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扩大省外突击队规模,完善“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省外重点高校联络机制,推动地市建立在外就读大学生联络和服务工作机制,面向省外大学生举办专项宣讲活动,重点推介广东优质实习就业岗位、发展平台机遇、支持保障政策等。在寒暑假集中引导省外高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来粤开展突击队行动,引导省外重点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来粤参加“青年实干家计划”基层实践。
(五)集中实践服务阶段(暑假、寒假期间)。突击队奔赴县镇村一线开展社会实践。各学校、县(市、区)联动二级院系、镇街共同做好组织管理、服务保障和安全工作。团队及时将实践阶段性成果及进展上传至“百千万校地通”小程序“结对动态”专栏。
(六)总结交流阶段(9-11月)。各二级团委落实评价工作,选树先进典型案例,组织召开突击队行动总结交流活动,“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活动。
(七)实践成果维护阶段(长期开展)。各二级团委常态化跟进突击队实践成果落地及转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需求清单、解决效果、问题反馈、意见及建议等。各二级团委指导突击队定期到结对点开展服务,改进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保持队伍持续稳定开展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行动。各二级团委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支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实施突击队行动。地方与学校之间要高度协同、密切沟通,坚持统一品牌、统一行动,积极整合资源,结合特色、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务实推动,不断总结提升实践育人的工作成效。
(二)加强指导,促进转化。各二级团委要杜绝形式主义,加强过程监督,强化对实践团队专业指导,指导教师要随队指导学生实践。学校将适时通报一批品牌项目和典型案例。
(三)强化保障,守牢底线。各二级团委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守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派出单位要为参与实践的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参与实践的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地市主动做好后勤保障,解决师生实际困难。
五、申报要求
请各学生团队填写《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突击队选派登记情况汇总表》(附件1)并命名为:团队名称+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突击队选派登记情况汇总表于2025年5月22日中午12点前统一发送至院团委社会实践部邮箱:2153275075@qq.com。
联系人:余同学
联系电话:1343758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