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家书
《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朗诵音频
浏览器不支持.
人物简介
赵一曼人像图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35年,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于1935年11月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1936年8月英勇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赵一曼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家书背景
这是1936年8月2日,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的赵一曼,在牺牲前留下的一封信。那一天,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她虽感到死亡迫近,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惊慌的神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最为牵挂的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向敌人要来纸和笔,写下这封遗书之后,凛然就义,年仅31岁。这份记录在日军审讯档案里的家书,时隔21年后,才传到赵一曼的儿子——宁儿那里,而赵一曼的真实身份也在1957年被解开。这封迟到了二十一年的家书,经过代代传承,已经不只是一封简单的母亲写给孩子的信件,更是一个家族爱国情怀的体现。
赵一曼和她的儿子
家书正文
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宁儿: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长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心灵感悟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刚满周岁就被送走,临刑前孩子已经7岁了,而她却一直未见过面。万般思念儿子的她向押解的宪兵要来纸笔,写下了临死前最想对儿子说的话。临刑前,她面对自己最爱的孩子,除了嘱咐他好好学习,更多的是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后能够投身于为祖国建设的事业之中。即使自己牺牲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退缩,勇敢地替母亲继续斗争,为国家奋斗。赵一曼面对死亡的无惧,以及为国家发展的大爱已经超出了一封家书能够承载的重量,这不仅仅是一封母亲写给孩子的家书,更是沉甸甸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