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特色品牌党建栏目“红色记忆薪火传”——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红色之声”系列,每周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声音,聆听不一样的故事,我是四支部的沈敏玲,本期为您带来的文章是:《载梦前行,征途无畏》。
这是一个心驰神往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敦煌壁画的曼妙飞天,从战国屈原的旷世《天问》到明朝万户的首次飞天……飞天梦,犹如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一样,古老悠远;这是一项光荣神圣的事业,63年的漫漫征途,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月球探测到建立空间实验室,几代航天人怀着强烈的航天情怀,在艰辛中不断建功立业,铸就辉煌。
回溯到8年前的6月18日,无垠宇宙,天宫一号正在等待与神舟九号相会的一刻。而此时,刘洋正坐在“神九”的座舱中。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手控交会对接,是“神九”航天员乘务组这次飞天的最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第一次进行手控交会对接试验。在执行手控交会对接时进行监视、支持,是刘洋的主要任务。手控交会对接因其需要航天员精准、细致的操作,被喻为“太空穿针”。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纹丝不动……用再多的形容词来描述当时“神九”航天员乘务组的身心状态,都不为过。坐在“神九”操控员刘旺左手边的刘洋,正是如此。
与天宫一号的距离越来越近,画面中的十字交点小幅摇摆,对准、连接,严丝合缝!“手控交会对接正常完成!”这气壮山河的一句话经过无线电波传遍全国,传到太空的那一端,“太空玫瑰”也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这笑容留在了宇宙,也成为定格在人们心中永远的画面。
作为首飞的女航天员,镜头前光鲜亮丽,这背后却是长达十三年的飞行、数次的生死考验以及高强度的训练。
2009年,随着科技、经济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国家决定招收新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当时还是飞行员的刘洋报名参加了选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航天员后,一切从零开始。
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是“飞天”,却完全不同。航天员是飞行员的一个升华,航天员总共有八大类、近百个训练科目,科科都是人类的极限。为了达到转椅训练15分钟的及格标准,刘洋每天“打地转”,十五圈、二十圈、三十圈……办法只有一个——坚持坚持再坚持;为了完成离心机超重训练,她每天坚持练习腹部和腿部力量,向首批航天员请教经验,向教员请教不同的对抗方法,不断总结摸索;为了提高头低位耐力,她睡觉时拿掉枕头,垫高双脚……
天梯无捷径,唯有苦攀登。成长为优秀的航天员注定是一场“勇气与梦想交织”的征途,“世界上永远只有轻易的失败,绝不会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刘洋一次次这样鼓励自己。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刘洋最终和最优秀的男航天员一样,冲破转椅障碍,承受8个G的过载,即使环境再复杂多变,头脑也能清醒沉着处理问题。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一飞冲天,刘洋终于向世人证明:只要付出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梦想能成功,历史能创造,时间能检验一切。她笑得最灿烂,因为她付出过最艰辛的汗水。
本期《红色之声》,我们走近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英雄事迹,就是要学习她身上航天人所具有的永不服输、甘于奋斗的精神。航天是个接续奋斗的事业,是几代航天人、是几十万的航天大军,用他们的智慧、心血、信念、精神、奋斗和实干,才成就了今天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成就,也凝练出了著名的载人航天精神。
“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梦想而美丽,梦想就像一朵朵浪花,汇成了中国梦这条奔涌的长河”在今年的“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作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之一的刘洋这样说道。作为高校党员,我们应积极向航天人看齐,践行航天精神,脚踏实地、驰而不息,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闻来源:商学院 撰稿:杜明燕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