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互联网金融专业定位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广东省综合指数全国第一且各项指标优势扩大。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推动传统金融行业新业态的发展。然而,相关的互联网复合创新型金融人才依然极度缺乏。为满足数字金融转型的庞大人才需求,教育部于2017年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本校于2018年获广东省教育厅审批设立此专业并同年开始招生,2022届毕业生108人,现有在校本科生353人(数据截止于2022年9月)。
为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金融融合发展,以及广东省要建设“金融强省”的远景目标,本专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应用+金融素养”的培养模式,创新复合型金融本科专业教育,培养数字经济和金融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据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本校互联网金融专业排名广东省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第一名。本校作为广东省教育厅硕士点培育建设单位之一,未来三年将着重实施金融硕士建设,互联网金融专业也将步入更高更新的台阶。
二、 互联网金融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育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觉悟,掌握深厚的金融学知识,理解数字金融基本理论,熟悉互联网行业的线上线下业务流程和实践,能在行业内从事金融投顾、网络信贷、数据挖掘、风险管控等相关工作,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可就业机构列举如下:
l 传统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基金等)数字化运营业务
l 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基金、供应链金融综合平台
l 互联网行业(例如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
l 上市公司、管理咨询企业、财经媒体(例如WIND资讯、财经媒体公众号等)
l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三、 互联网金融专业培养规格
1. 学制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我校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修读年限3-7年);
专业总学分:150学分;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2.培养要求
四、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课程体系
上述的课程均为专业必修或者核心选修课,均配置充足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据到总学时的约40%,为培育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 互联网金融专业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4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占比为45%,拥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为61%,80%的教师为双师型(丰富的教学经验+资深的行业经验)教师。
除了本专业的 “研究型+双师型”专职教师团队,从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本专业聘请了包括来自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广发证券、创元期货、好买基金等八名企业高管导师,深度践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六、 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条件
本专业的图书资料配置完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现有印刷型中外文图书168.52万册,电子图书160万册,印刷型中外文报刊近1000种;同时实现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近3000个,检索与服务终端100余台;设有学术报告厅、展示厅、特色馆、研讨室、咖啡厅等,多方位满足师生需求。
本专业拥有模拟银行实验室、智慧经济金融实验室、大数据研究实验室等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实践实操课程需求。本专业教师们构建“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式”课程体系,构建全场景的工作模拟环境,使得教学与行业需求人才紧密结合。
图一:实验室大数据金融实训平台
图二:互联网金融信贷风控实训课程
本专业积极推行校内举办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包括有:
① 金融衍生品业务优才班(依托创元期货公司发展人才前置培育计划)
② 京苗班(与京东合作人才班,合格学员企业定向安排工作)
③ 中银南方金融节(依托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为学生们模拟操作外汇市场)
本专业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目前已经签约广发证券、创元期货、仲利金融租赁公司、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深圳点宽等10余家知名机构,2022年向其输送优秀准毕业生计45人。
七、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成长成效展示
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们积极“以赛促学”,成长优秀,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多达38项,在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新大赛“新金融产品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等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们积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实习或者工作单位多为金融业头部企业和互联网大厂,包括(排名不分先后):中国银行、农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广发证券、国元证券、长江证券、南华期货、京东物流、腾讯、抖音、怡亚通等。